【資訊分享】拚低碳降溫 台北都發局祭3對策


2024年02月08日 04:10 黃敬文/台北報導

全球暖化造成各地夏季持續高溫,而台北市因都市化、熱島效應及盆地地形等影響,上升平均溫度還高於全球達攝氏1.8度,台北市都發局提出「低碳家園3策略」盼降低影響。(台北市都發局提供/黃敬文台北傳真)
全球暖化造成各地夏季持續高溫,而台北市因都市化、熱島效應及盆地地形等影響,上升平均溫度還高於全球達攝氏1.8度,台北市都發局提出「低碳家園3策略」盼降低影響。(台北市都發局提供/黃敬文台北傳真)

全球暖化造成各地夏季持續高溫,而台北市因都市化、熱島效應及盆地地形等影響,上升平均溫度還高於全球達攝氏1.8度,台北市都發局提出「低碳家園3策略」盼降低影響,要求公部門帶頭做起,今年2月起市府新建公有建築物的建築能效標示達1+等級,換言之1年可節省1.6萬餘公噸的碳排放。

台北市政府提出「降溫城市計畫」,透過「體感降溫減碳、建築能效降碳、密集綠覆固碳」3個政策,營造戶外舒適體感環境。

「體感降溫減碳」是以增加開發基地綠化面積及覆蓋率來達到降溫,或是透過建築物退縮及棟距加大達到通風散熱,目前市府已啟動「都市降溫宜居家園專案計畫」,針對綠容積、密集綠覆、深陽台及連續遮簷設施的建蔽容積計算方式,擬訂專案都市計畫,預計2024年完成法治化程序。

「建築能效降碳」則是透過建築能效的管制,進而減少碳排放,今年2月起要求市府新建公有建築物的建築能效標示達1+等級,5月起將要求非市府所屬公有建築物達1+等級。

私人建築部分,今年7月起將勸導私有新建建築物應納入建築能效評估,另外建管處也要求士林、萬華、內湖以及東區等台北市4大熱區內的興建中但未取得使照的建築物,竣工前須達1級。

對於建築物在申請建築能效等級所衍生的費用部分,都發局表示,根據成大建築系教授林憲德指出,經過案例實際計算結果,如辦公大樓等空調型建築的工程造價應不會高出1.5%,住宅大樓等非空調型建築的工程造價則幾乎不增加。

「密集綠覆固碳」是以增加綠化來達到降溫效果,例如增闢林蔭大道、具雙排植栽的人行道、喬木眾多的森林公園等,可由公部門主導由公共空間著手建構台北市的綠色基盤,達到降溫的效果。

© 2024 China Times Inc.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任意轉載違者依法必究。

詳細資訊來源請見:https://push.turnnewsapp.com/content/20240208700152-260107

瀏覽次數: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