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國發會新任主委龔明鑫20日於交接典禮上表示,回家的感覺真好,隨後表示將會把總統就職演說的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融入「四年國家發展計畫」,於7月初完成全力落實,以讓台灣可以扮演國際經濟的關鍵力量,他樂觀看待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保一沒有問題。
龔明鑫曾於2016~2017年擔任1年4個月的國發會副主委(當時主委為陳添枝),於20日上午在交接典上表示回家的感覺真好,他說:「早上總統演講有關經濟產業的發言超過三分之一篇幅,坐我旁邊的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跟我說,那都是你的事!」他向同仁表示:「我的事,就是國發會的事,國發會在這方面責無旁貸。」
他於下午四點半召開就任後首場記者會,暢談中美貿易戰、新冠疫情後的經濟大勢時指出,未來大一統的國際分工將轉為依關鍵技術、市場位置來分工,誰有關鍵技術誰就可以吸引投資,台灣在這方面深具優勢,可以在既有的5+2產業基礎上扮演國際經濟關鍵的力量,這也是總統演說提出「六大核心戰略產業」的原因。
他預期疫情過後,會出現五大趨勢:國際分工會明顯改變、生產智慧化會強化、產業鏈會切更細、國家角色會更強化、貿易戰會持續。對於國家角色的變化,他解釋:「政府尊重市場,但從近期防疫可以發現國家居中協調很重要,像5G這類涉及資安的產業,如今連美歐政府也介入很深,這反映未來國家的角色將被強化。」
龔明鑫強調,會把這六大戰略產業及五大趨勢的思維落實到未來四年(110~113年)國家發展計畫,國發會官員表示,四年計畫已草擬多時,近期將邀各部會討論,於6月底或7月初完成,然後落實推動。
龔明鑫表示,國發會的施政就是跨部會擬訂計畫,推動管考,過去四年是推動5+2產業、三駕馬車,未來四年會根據擬定的四年國家發展計畫,落實推動。
至於今年經濟展望,他表示,雖然國際機構都預測台灣會負成長,但他深信可以保一,他指出,國際機構是用一般均衡的靜態思維預測台灣經濟,因此會低估,不論在貿易戰或疫情襲捲全球的情況下,廠商是會移動的,這就是何以台灣近年表現一直優於國際預測的原因,今年情況也是如此。
他研判,6、7月來自美、歐的訂單會減少,但在政府藉由振興券、投入逾兆元的振興紓困預算下,對今年經濟會有顯著幫助的,今年經濟保一沒有問題。
資料來源:中時電子報(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200521000214-260202?chdtv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