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把路走死 產官學界共推都市更新下一步
106/10/31財團法人都市發展與環境教育基金會新聞稿
財團法人都市發展與環境教育基金會於31日辦理新北城鄉系列座談「都市更新下一步」,正逢《都市更新條例》修法之際,特別邀請內政部營建署副署長王榮進到場分享修法方向,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處長張溫德亦蒞臨與談,包括中央、地方政府,以及現場眾多產官學界與會者,透過此一場合充分交流、意見溝通,希望透過各方齊心努力,協助台灣的都更腳步、踏出更穩健的下一步。
該場座談會由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財經學院院長張璠主持,與談人包括都市發展與環境教育基金會榮譽會長林建元、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邊泰明、國立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教授彭建文、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院長楊松齡,與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丁致成。當中多位均具實際政務經驗。
八成人口住在2%的土地上
王榮進副署長指出,台灣80%的人口、住在2%的都市土地上,必須面臨土地使用失調、氣候變遷、防災減震、人口結構老化、交通運輸等諸多問題。目前台灣地區有854萬住宅,屋齡超過30年以上者約397萬戶,而光雙北地區30年以上住宅約佔127.4萬戶,顯示住宅老舊、極待更新。
全台每年都更僅2千戶
然而,就都更現況而言,全台平均每年推動40件都更,以每案50戶估算,每年僅新增2千戶,與實際需要都更戶數差異甚大。因此,《都市更新條例》修法,就是針對種種都更程序執行上爭點、進行排除,目前全案仍在行政院討論,持續廣納各方意見,希望透過這次修法、研擬出將來真正可行的法令。
策略性更新地區容積最高兩倍
《都市更新條例》研擬修法重點包括:「新增策略性更新地區」,鼓勵及引導大規模都市更新及都市再生,這部分容積最高可到2倍,打破一般容獎1.5倍的上限;盡可能減少容獎的不確定性,讓取得條件更加明確化,未來研擬多數容獎項目由中央統一訂定,保留20%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、彈性處理。
代為拆遷機制存在諸多變數
針對各界都很關注的「代為拆遷機制」,目前修法初步共識為「實施者請求地方政府代為時,如有爭議,應由主管機關先行協調後,訂定執行期限」。原則上6個月內需處理完畢,若處理不及、可申請展延,最多展延兩次。由於目前這條條文最具爭議,法案送入立法院之後,可能還會有很多變數。
政府不能退居第二線
政大地政系教授邊泰明接著以「都市更新的困境與未來」為題,進行引言。他指出,新北市公劃都更面積總數409公頃,跟新北市轄內7,225公頃的住宅區、795公頃的商業區,比較起來、九牛一毛。他認為,「政府部門在都更政策上,絕對不能退居到第二線」。
都更應有都市計畫作為上位計畫
在突破都更困境部分,邊教授提出六大建議。第一,都市更新地區應該結合都市計畫,才有全面性、綜合性和公共利益。兩者結合得越緊密,更新單元規模就可以越彈性。小面積、快速通關、僅500平方公尺的都更都可以做,因為有都市計畫當作上位計畫,系統性底指導多元都市更新單元。
提高更新門檻 vs.鼓勵釘子戶
第二,採取多元都更方案,環境貢獻度要多面向、不要太單一,應該多面向思考,每個區塊所缺少的公共利益都不一樣。第三,多元公共利益。第四,待拆機制更周延細緻。第五,資金來源應更多元。最後,則是更新門檻提高宜謹慎,不要反而鼓勵釘子戶的形成。
都更關鍵仍在信任二字
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丁致成,具有非常多的都更實務經驗,他指出,關鍵點仍在「信任」,非常難取得。信任必須一點一滴累積,但民間的努力,還是要政府帶頭。像在日本,有很多民間的都更案,政府部門仍是在背後出錢出力出地,絕不是只有負責審查而已。
丁執行長也特別點出,文資跟都更之間的問題越來越嚴重,最近他所屬的基金會連續碰到四個案子,都是這類情況。他很支持文化資產的保存,但今天是程序面的問題。一個都更案已經完全核准,建照、拆照都領到了,此時一位民眾舉報內有文化資產,所有事情就必須全部停下來,等待認定。
文資恐成最大釘子戶
丁致成認為,兩個法系互相扞格、程序無法彼此協調,應有更高層的部會出面處理,「要不然的話,最大的釘子戶是文資,成為都更最大絆腳石」。
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處長張溫德指出,非常贊同幾位與談人所提出,都市計畫應跟都市更新作更適當的連結,最好的檢視方法就是通盤檢討。有了都市計畫當作上位指導,將來即使是自劃、簡易都更,因有明確依據、不會讓外界對其公共性、或獎勵該不該給的質疑。
凡都更均具公共利益
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院長楊松齡認為,從大方向來看,無論公辦都更或民間都更,只要劃定都更單元,都具有公共利益,否則那些獎勵從何而來?另外,目前《都市更新條例》將實施者的角色界定錯誤,實施者若只是提供資金,那找銀行就好了,應是提供know-how者。
關於代為拆遷,楊松齡院長認為,應是先有明確條件,只要一一達成哪些步驟、就可代拆,而非都已定案了,準備要代拆、有異議時,政府部門才開始介入協調。
建議都更概念納入公民教育
國立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教授彭建文表示,正因信賴不足,所以更新單元越劃越小,越不具有公益性。他認為,都更是台灣未來30至50年都要努力實現的事,應把基本的都更概念落實到高中的公民教育之內,3個小時、6個小時都好,做好觀念的扎根,應會有助於長遠的都更推動。
都更基金應用來突破都更難題
財團法人都市發展與環境教育基金會榮譽會長林建元提出,都市更新有各種回饋方式,當中一種是都更基金,這不該成為市府的私房錢,而是要拿出來、更積極地解決都更問題,例如釘子戶、畸零地等,等於是多一個財源去解決都更問題。
↑座談會由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財經學院院長張璠主持
↑正逢《都市更新條例》修法之際,特別邀請內政部營建署副
↑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處長張溫德
↑政大地政系教授邊泰明以「都市更新的困境與未來」為
↑國立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教授彭建文建議,應把
↑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丁致成,具有非常
↑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院長楊松齡認為,從大方向來看
↑本會、財團法人都市發展與環境教育基金會榮譽會長林
↑現場座無虛席